![]() |
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
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
性别:女
毕业院校:北京师范大学
学历:研究生(博士后)
学位:文学博士学位
在职信息:在职
所在单位: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
入职时间:2019-09-27
扫描关注
- [1] . 表情包、媒介场景与公号“莫言”的粘性——关于“公号文”的个案考察. 扬子江文学评论, 68-73, 2024.
- [2] 赵坤. 絮语、生活伦理与共属性精神道德——《雪山大地》及新世纪文学的美学原则.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, 2024.
- [3] 赵坤. 文学批评如何更好地对话时代. 文汇报, 2024.
- [4] . 文本、历史与经验的“及物性”——略论张清华的文本批评. 文艺论坛, 2023.
- [5] . 《雪山大地》的道德律与情感共同体. 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 2023.
- [6] 赵坤. 普遍性怀旧与新东北文艺的发生. 当代作家评论, 2023.
- [7] 赵坤. 体察生活与审美观情. 《光明日报》, 2023.
- [8] 赵坤. 社会主义文艺经验中的“文学性”代变——以转换期的汪曾祺为中心. 当代文坛, 2023.
- [9] 赵坤. 《经验与记忆:<在群山之间与非虚构写作的情感逻辑>》. 当代文坛, 2022.
- [10] 赵坤. 《交往记忆、文体演进与功能转型——回忆性文本序列中的<回忆鲁迅先生>》. 现代中文学刊, 2022.
- [11] 赵坤. 海雾与流光——林森小说阅读笔记. 长江文艺, 2022.
- [12] 赵坤. 我的批评观. 《当代作家评论》, 2022.
- [13] 赵坤. 如何通俗:50年代汪曾祺文艺思想的转捩. 当代作家评论, 2022.
- [14] 赵坤. “歌颂与暴露”:文艺批评论争与文学观念的转变. 《文艺争鸣》, 2022.
- [15] 赵坤. 汪曾祺与人合著小说《一切都准备好了》的发现与校勘. 新文学史料, 2022.
- [16] 赵坤. 情感记忆的“片断”历史——作为回忆性文本的《商市街》及其表意功能. 东岳论丛CSSCI, 2022.
- [17] 赵坤. 《谈艺文与汪曾祺汉语本位语言观的形成》. 《文学评论》, 2021.
- [18] 赵坤. “唤醒现象世界的此在经验”——基于阐释学普遍原则的文学批评观察. 文艺争鸣, 2021.
- [19] 赵坤. “阐”“诠”视角与当代文学的经典化. 《中国文学批评》、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主体转载, 2021.
- [20] 赵坤. 问题意识与文本语文学路径——沈闪批评印象. 《当代作家评论》, 2021.